留学资讯

暴增300%!15万留学生争夺英国名校,我们中国学生的优势在哪里?

  • 2023-06-02 08:40
  • 来源:启德留学

最近,英国国家统计局(ONS)发布了最近一次英国人口普查结果。

数据显示,202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一共有373,600名留学生,中国学生(含港澳、台湾地区)近5万人占比最高达到13.2%。

如果再加上因疫情在国内网课的学生,实际人数会更多。

这就是为什么,十几年前申请英国的时候,A Level成绩达到4A就有可能能进牛剑了,而到了今天,4A*被UCL拒的都大有人在。

申英党们也早已全副武装,一堆世界竞赛,漂亮的笔试成绩,还有训练过无数次的面试表现。

"中国学生擅长考试而不是对学习有天然的热情"

"语言问题还是很大,每年都有不少因为雅思没达标与牛剑擦肩而过的学生"

"英国招生面试不是看你能答对多少道题目,而是思维能力"

"如果9年级成绩单还有C、D,那就基本上和G5无缘了"

今天,就跟大家分享下,把英国申请的那些门道好好聊一聊。

中国学生冲刺英国名校的优势&劣势

"不光要和国人竞争,还要和来自全世界的学霸同场竞技"

2022年,一共有12.6万非欧盟学生申请英国大学,这个数据是欧盟国家的5倍多。

"很明显,在冲刺世界顶尖大学的时候,并不仅仅和中国学生竞争,而是和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同场竞技。"

那么在这场激烈厮杀中,中国学生有哪些优劣势呢?

中国学生的优势

中国学生是真的会考试

根据英国考试监管部门Ofqual官方报告,2022年A Level考生获得A/A*率为35.9%,但是国内基本能达到60%-70%,部分知名A Level学校直接往90%以上冲刺,更有"卷王"9门A*到手。

去年剑桥卓越学子大奖公布,百余位中国学子获奖,其中27位拿下世界第一!

"会考试"不仅仅体现在A level分数上,很多世界竞赛都是考题型,这也导致很多理科类竞赛都是中国面孔。

英国面试官更喜欢中国学生

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,中国学生的面录比还是很高的,毕竟能吃苦耐劳,还老实听话的个性,放到哪里都是更受欢迎的。尤其是英国面试更像是教授选择未来自己的学生。

此外规划做得早,这也是关键优势

相比于10年前,或是今天其他国家的申请者大多是高二高三临时出国,如今中国学生的规划意识是很强的。因此在冲刺牛剑、G5的时候,会有更亮眼的竞赛、科研、领导力活动。

 

当然劣势也是很明显

就拿前面说到的"会考试"来说,但会考试并不等于会学习,分数高不等于能力强。

比如我们经常讲"中国孩子数学好","英国人连柜台找钱都要算半天",的确如此,英国教育中心算口算都是很差的。但反观英国大学的数学系,越是高阶英国本地人反而更多,他们是真正对数学充满热爱而且数理思维非常强的。

同样我们看A Level课程,涉及到微积分、线性代数等内容,这些都是我们国内大学的知识点,所以不能讲英国的数学真的比中国差。

当然还有我们经常说的英语劣势,现在依旧存在。要知道,牛剑最终转正Offer基本要求雅思7.5,小分7。很多中国学生就是在最后一关的时候,雅思小分怎么都考不出来,最后无缘梦校。

但相比于国内,中国香港地区、新加坡、印度等地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学生,英语几乎接近母语水平了。

但如果要说中国学生冲刺牛剑、G5比较大的劣势,还是"批判性思维"(critical thinking)匮乏。

"中国学生似乎太在意问题的对错,而没有正儿八经思考过问题本身,缺失了对于学术本身的好奇心。"

接下来以牛剑面试来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 

 

为什么面试题全对却被梦校拒绝?

招生官:我知道你刷过题了

每年牛剑放榜,我们总能听到学生说,为什么我做对了6道题,学校把我拒绝了。同时也有学生庆幸,第一道面试题就问懵了没答出来,最后竟然拿到录取了!

牛剑面试到底有什么"玄学"吗?

关于这个问题,在牛剑和UCL都做过的招生官,对方非常直接回答:

我们的面试并非只看对错,更重要是学生的思维能力。

反而有些学生很快把题做出来了,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生,招生官很可能会怀疑你是不是做过这道题目。毕竟很多牛剑面试题,就算是交给这个学科的教授来做,都可能未必能回答出来。

原因也很简单。因为牛剑(包括帝国理工、LSE)很多专业会同时设置笔试和面试,比如剑桥数学笔试要考STEP,而牛津的数学需要MAT等,这些就是关于知识点的考试。那前面知识点已经通过笔试测过了,面试自然就不会重复再考知识点了,而是看比如逻辑思维、批判性思维,反应能力等等。

当然,招生官也提到,英国面试并不是你巴拉巴拉说一堆就是好的,比如有人申请商科会讲自己的实习经历,英国大学是一点儿不在乎,毕竟在他们看来,就算3月的银行实习,你连银行业的门都还没有摸到呢。

所以,建议申英的学生可以尽早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且擅长的专业,然后增加相关领域的阅读,扩充知识面,然后再通过对应的训练营进行密集训练,最后才能突围申请季。

 

 

数据来源:启德留学

服务声明:本服务由第三方平台启德留学提供,中信银行仅为相关信息提供服务方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95558

 

 

 

相关推荐